When the world says, "Give up!" ; Hope whispers, "Try it one more time."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5.5 分享 ♥ 父母经.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5.5 分享 ♥ 父母经. Show all posts

Friday, March 19, 2010

Nanny 911


大家有没有看每个星期一8.30pm在NTV7播出的Nanny 911?
我就看了三集。那些小孩每一次都让我和老公看傻了眼。


如果我小时后那样,早被我爸妈打死了!
或许在注重人权的西方国家,
父母都不可对孩子实行体罚,也没有像华人家庭那样严格吧?
所以小孩的态度难免会变得很嚣张。

 
我在国外定居的一个亲戚,因为孔了他的小孩几声,打了几下,
那只有十一岁的孩子竟然还会打电话报警,说被虐待!
结果可怜的爸爸被关进lokap,
还得委屈妈妈去跟小孩求情,求他不要告爸爸!

记得那时我还开玩笑跟我爸妈说:
“你们看。小时候你们都虐待我和弟弟哦~ 呵呵呵~”

话说看了几集的Nanny 911,觉得这班Nanny还真行。
短短的时间之内总是有办法恢复那些家庭该有的秩序。
每一集都让我有不同的领悟。

每个家庭都要有家规, 孩子才会有纪律。
Discipline! Discipline! Discipline!
孩子要像孩子,父母要有父母的样。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要坚定,要赏罚分明,才会得到孩子的尊重。
不打不骂是问题,一味的打骂更是问题。

Nanny 911真的很不错看。
有时间的话,扭开电视机娱乐一下。
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得到不同的领悟哦~

Read more...

Monday, March 15, 2010

<转载>再富,也要穷孩子


教育孩子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这篇文章让我有很深的领悟。我也是个在父母过度保护下成长的孩子。结果造成我依赖性强,优柔寡断,自卑的性格。

我时常告诉老公,慈母多败儿,倘若有一天,我们有了孩子,千万不可以宠;这一点我们一定要互相提醒,我们的缺点不可以延续下去。

希望我的奇迹到来时,我们会是好父母。

*******************************************************************************

前些天,帶兒子去逛書局,他吵嚷著要我買一個精致、昂貴但不實用的鉛筆盒給他。最後我只買了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給他,他的嘴頓時呶了起來。
接著,他看中一個設計小巧玲瓏,曲線優美,尺面圖案喧賓奪主地蓋過刻度的精美塑膠尺。但我買給他的卻是一把木尺。他的嘴嘟得更有"克夫"(curve)了。
我不作聲,打算晚上臨睡前才透過故事開導他。

自升為人父之後,我一再提醒自己要貫徹一個與東方社會價值觀反其道而行的育兒理念 ─ 「再富,也要窮孩子!」
但幾年下來,我漸感難於堅持下去。
直到有一天我輾轉讀到南京大學一佈告欄上,一封署名為"辛酸的父親"寫給其上大學兒子的"匿名信"之後,才又深感無論如何都得貫徹這個理念。

這封信很有轉述的價值,摘錄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親愛的兒子:

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是你終究是我的兒子。雖然,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為我們家幾代唯一一個大學生後,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

扛著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掛蚊帳、鋪被子、買飯菜票,甚至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

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三封信,加起來比一封電報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字跡通篇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

大二以後,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後大學畢業時可以去當個優秀的討債人......。

最令我痛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沒想到你竟也運用這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僅僅為了能出入卡拉OK及酒吧...。

我一想起這事就痛苦,就失眠!這已成為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會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畢整封信,我想起妻懷孕時一位辛酸的父親,第一次上超音波做掃描時,我最關心的不是胎兒的性別,而是他到底是孤身上路抑或結伴而來─雙胞胎甚或四胞胎?

我執教的學校,有二男二女各取名為"歡、樂、新、年"的四胞胎兄妹。我常看到他們的爸爸拎著四份一模一樣的便當盒,在籬笆外分四次塞給四名可愛的孩子;而每次看到他們蹦蹦跳跳地回課室享用,便知道他們對便當的"內涵"相當滿意。我身為窮教員,如果孩子是結伴而來,我所能給他們準備的便當的內容,恐怕會顧得了量而顧不了質。

我之所有這種顧慮,主要受華人「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傳統觀念所影響。直到有一天,我那移居澳洲多年的老同學回國探親,及時給我來個當頭棒喝。

據他說,澳洲人民生活富裕,然而他們在信奉上帝之餘更信奉:「再富,也要"窮"孩子!」的教育理念。他們認為,在過份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將無法自立並且不懂感恩!

他回國的第二天,我陪他冒著風雨出外辦點事,他指著一個被包裹得像棉花團的華人小孩說:「孩子應當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他說在澳洲,即使冬天時也很難見到「棉花團」;如果是艷陽高照,母親們也會別有用心地、故意不撐開嬰兒車的遮陽棚。

我們東方家庭「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做法,看來有糾正的必要了。那天晚上,我思前想後,決定等將來孩子入學了,為他準備一些"其貌不揚"的便當,以窮他物質,富他精神。

我手頭上有這麼一則資料: 美國費城納爾遜中學門口有兩尊雕塑,左邊是一隻蒼鷹,右邊是一匹奔馬。雕塑所要表達的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鵬程萬里馬到成功,而是象徵一隻餓死的鷹和一匹被剝了皮的馬。

原來,那只蒼鷹,為了加速實現飛遍五大洲七大洋的偉大理想,練就了各種高超優雅的飛行本領,結果忘了學習覓食,只飛了四天就活活餓死了。那匹奔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闆給的活多,就乞求上帝把它換到農夫家;而後又嫌農夫餵的飼料少,又要求與其他馬對調,最後到了皮匠家─不必幹活,飼料又多,好不愜意。然而沒過多少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剝下來做了皮革!

由此可窺見,一個缺乏起碼的獨立生存能力及不懂感恩的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華,日後有多了不起的成就,都不算是一個健全的人,都是一個生命有缺憾的人。

動物界有一套超越萬物之靈的育兒理念,許多動物在它們的幼兒很羸弱時,會把它的幼崽含在嘴或在翼下,怕它們遇險而夭折;但當它們的孩子長大些,它們會毫不留情地把孩子趕離自己身邊,讓它們獨自去經風雨、練本領,甚至不給孩子留下回頭路!只有這麼做,孩子才能經得起任何風浪之襲擊,才能夠絕處逢生。

含在嘴或在翼下和趕離身邊,都是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的體現,連動物也深懂「慣子如殺子」的道理。

再富也要窮孩子,才能逼孩子學習獨立前行,學會感恩惜福。畢竟...孩子的後半生我們不一定能參與......。

Read more...

Thursday, February 25, 2010

《转载》讓孩子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女兒的同學都管她叫'二十三號'。
她的班裏總共有五十個人,而每每考試,女兒都排名二十三。
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

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
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讚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
唯有我們家的'二十三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裏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兩眼放光。
後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導,
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你怎麼就不是個神童呢?
女兒說: 因為你不是神父啊。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
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
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麼。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
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央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讚歎。

十二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
人們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
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願是,當幼稚園老師,
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遊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願。
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噹貓的圍裙,在廚房裏做晚餐,
然後,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
回家後,他歎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稚園老師?
咱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
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
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週末的懶覺放棄了。
像一隻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遝遝地做。

可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
輸著液體,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後引發了肺炎。
病好後,孩子的臉小了一圈。
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二十三名。

後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
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
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
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三十三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
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
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
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週末,一群同事結伴郊遊。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兒沒什麼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時跑到後面,照看著那些食物。
把傾斜的飯盒擺好,松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淨。
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兩個小男孩,一個奧數尖子,一個英語高手,
同時夾住盤子裏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願平分。
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
大人們又笑又歎,連勸帶哄,可怎麼都不管用。
最後,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鬆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
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
她手底下也沒閑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
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讚歎不已。
至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
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後,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
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
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裏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
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
理由很多: 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
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
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他感歎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一般,可為人,實在很優秀啊。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
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
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
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
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
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裏,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
我心裏,竟是驀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裏的平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
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長大成人後,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
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
在那些漫長的歲月裏,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為父母,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好的未來呢?


****************************************************************************

我觉得这小女生一点都不平凡。
小小年纪却已如此贴心懂事,如此让人感动。

Read more...

Monday, March 30, 2009

摆脱便秘蔬果汁

有个朋友为了宝贝女儿的便秘问题极度苦恼,四处搜寻秘方,还以身试药;真是最苦父母心。我对她的耐心和耐力真的是佩服佩服。看她如此着急,我也希望可以伸于援手。

近来我正阅读一些关于蔬果汁的书籍,看到了一篇关于舒缓便秘的蔬果汁处方,就扫描出来和她分享。心想既然已经扫描出来了,就顺便公布在这里让大家看看。我本身还未喝过,所以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可是有朋友喝这本书里的排毒和瘦身处方,每天四杯;两个月后,她竟然在没有节食的情况下毫无预料地瘦了5公斤,而且皮肤变好了。所以我想,喝蔬果汁有一定的益处吧。

我不懂这个处方能不能帮到我朋友的孩子。可是如果大家有任何可以帮助小童摆脱便秘情况的秘方,请毫不吝啬地留言分享!感恩!Photobucket

资料摘自:吴永志 《不一样的自然疗法》

P/S: 后记:刚读到朋友的部落格,她女儿的情况有进展了~ Photobucket 不是喝这个处方的,可是还是欢迎大家有秘方的依然可以大方分享哦!

Read more...

Monday, February 16, 2009

教育孩子也教育自己

很有意思的文章。。。

人生本就是為了活而活, 只要有自信, 不易為失敗而失敗. 要經的起風風雨雨、 失敗而讓我們體會到人生經驗和閱歷. 所為天生我才必有用. 幹麻我們只單看黑點,也該多看看白點麻! 要多加油、加油.


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

一張白紙上有個黑點,我們通常都是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我曾經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人,透過對談瞭解他的成長歷程,發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2名,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易失敗且敗得很慘!  

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作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創造力)  

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因為我們的腦總是重複在作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的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不同。現有科學知識在8年內許多都被新的結果推翻,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1904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生;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麻?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曾經有記者問過我,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樂記得愛我。  

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會想到爸爸給過他什麼?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多,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踏車、泡湯、爬山、溯溪的好朋友。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刷牙、洗臉、罵小孩,晚上是吃飯、沐浴、更衣、罵小孩,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教育的目的歸要一句話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  
1.每天忙得像豬,每天作牛作馬(動物)  
2.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你的偉大的貢獻只是工作嗎?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作、拚命賺錢,最後是養病。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所欠缺的東西。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生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就對社會無用;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怖分子,也對社會無用。  

我有個朋友是醫師,他說他每天開藥時都很掙扎,為了平衡自己,他在開藥的同時,也提供養生資料給病人,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下次別再來。  

其中有個養生方法是:天天要運動.好好睡個覺.慢慢吃頓飯。  

有人一早起來就喝咖啡和茶,難道一早起來還這麼累嗎?不健康的人,脾氣會不好,就不會以身作則。  

最近的詐騙事件頻傳,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來這種騙術,如果把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正途該有多好。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會不要充斥著一流而無用的人。  

有用的孩子或許他們很質樸,但他們會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內在智慧則指動機(即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 隋文帝至清乾隆總共出了868個狀元,每個幾乎都沒有什麼出息;曹雪芹(紅樓夢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書生:因為曹雪芹的文思澎湃(思考創意取向)因此無法符合八股的科舉制度(記憶取向)  

另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興趣作一份工作,很難做一輩子),職業只是努力讀書謀求生活的工作(會想退休);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永不退休),而慈悲就是一種志業,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孩子能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


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二本書  

有位哲學家說:教孩子要讀二本書: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希望孩子能夠用心來閱讀這兩本書,不單用眼睛。  

第一本書讀自己,就是指興趣、性向、能耐,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擁有自身獨特性)。  

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者,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他考不上大學,後來是因為拉了一手好手風琴,一位校長破例讓他在該校讀書,他主修歷史,自修文學,30歲的時候才唸醫科,38歲畢業。老頑童劉其偉,他有許多頭銜,工程師、人類學家、冒險家、畫家,他在38歲才開始畫畫,66歲成名,他的一生活得豐富而精采!因此,有的人是大器晚成,有的人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路轉個彎會更好,成功需要時間,當累積到很豐富時,成功就會來到,就會水到渠成。  

很多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他提早將自己的日月精華用光了;如果2歲就會吊單槓,對他的身體發展會有害處。記得有個長跑選手蒲仲強很早受矚目卻不能長久,有人提早上大學資優生,但他們幾乎沒有童年的生活.例如:有個人12歲上哈佛大學、16歲畢業考上普林斯頓研究所,記者問他:你在哈佛最大的經驗是什麼?他回答:除了寂寞,還是寂寞。因此,我們不要用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時候到了就會水到渠成,該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本書是大自然,不要只是教孩子看書,要多帶孩子看山看水,看古道幽徑星星月亮,從自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書本學不到的東西。例如:颱風來襲時,行道樹東倒西歪,躺下數萬棵,但森林中的樹往往佇立不搖,其中的道理隱在自然的平衡哲學裡,森林的樹枝幹對稱而生,找著最平衡的肌理,於是耐得住風吹雨打,行道樹修修剪剪,則弱不禁風。  

要給孩子一是活路(演活自己人生的路),二是退路,不會讀書硬要他讀書就會成為死路。人活著常常會忘記兩件事呼吸和快樂,因此只要他還存在(有呼吸)就有希望。就如同「失之東瑜,收之桑榆」的意思.


不忘讚美孩子

 讚美可以用最少的力發揮更大的效果,看到孩子的好處,就要去讚美他,他才會演好他自己,孩子會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處,演給父母看。例如:我女兒很喜歡烹飪,我讚美她:今天一定有一個仙女來過,不然怎麼會變出這麼好的東西出來?女兒就會越作越起勁。  

每天孩子一回來,我問的不是你在學校學了什麼?而是:有笑話嗎?現在兒子回到家就會對我說:今天有笑話,聽不聽?  

「量力」而行,現在做不到,來日方長,日後有可能做得到,因此不要讓孩子永續的能力失去了,給孩子自信,他就會告訴自己:我行、我能,我再加加油!自己會為自己加油,未來就會有獨領風騷的機會!  

將來的時代是創意取勝的時代,創意就是把兩個不相干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例如:WALKMAN就是結合Walk和Man的兩個概念而創造出來的;水管是因為澆花的人要澆好幾處不方便而發明的;透明電梯是因為除了上樓梯外,還想看風景的想法而產生的。  

家長必須要常常聆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有時候突發奇想時,千萬不要罵他胡思亂想,而是叫他好好再想一想。家長是孩子的推手引領者,如何把孩子珍貴的東西引發出來,並將孩子從幻想世界慢慢導入現實是家長的責任。


把孩子的體力健康找回來

 如果孩子不健康他所跑的人生是短路不是長路,擁有健康身體能夠讓學習產生1.75倍的效率。  

建議每個家庭建構一個運動時間,我們家是騎腳踏車,兒子稱它為「發現台北的秘密花園」,因為和他們一起騎腳踏車,我發現台北的美,甚至發現住家(木柵)附近特別漂亮的地方和小湖泊。  

你對自己住的地方瞭解嗎?是否能夠讓孩子有美好的回憶?和他們一起去織夢?


和孩子一起編織夢想

 讀者文摘上有個故事:老師告訴小朋友每個人只要捐出5元就能幫助非洲的人鑿一口井。有個小朋友回家跟媽媽要5元,媽媽說我們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這5元。 後來 老師說上次我說錯了,鑿一口井應該是5000元,於是那個小朋友號召全班同學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錢,加上企業的贊助,最後完成了這個夢想!因此,絕對不要小看孩子,他們有無限的可能性。希望每個父母能幫助孩子圓夢,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給孩子機會,他們一定可以做得到!  

我和孩子一起去溯溪時,原本很擔心他的安全,有次他跑太快,不小心跌倒了,他反而告訴我這裡有窟窿,你要 小心喔!如果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這種特質(關心他人)會出不來!  

我會帶孩子和我去球場,自然而然他很喜歡球類運動,也精通許多球技!也會自己看NBA(主動去學習),有次和一 位年長者比賽他故意比輸,他告訴我他讓他的(會為別人想)  

這世界原本就是風風雨雨,重要的是如何跨越面對風雨,孩子有一天終究會離開學校,還會一個人去面對嚴酷現實的生活;所以要有生命,有夥伴朋友助力,如果擁有這些特質,就會有機會! 

讓孩子開心一點,歲月轉瞬即過。這些事不趕快去做,以後就做不到!

Read more...

Monday, January 19, 2009

嚴格,也是一種慈悲!

收到以下的文章,觉得很有意思,在此和大家分享。。。

☆愛,要「有方法、有智慧」!

在教學中,有時會教到一些長得很俊帥、很可愛、或很漂亮的小朋友,而我也會有些偏心地喜歡他們。李凱,就是這樣的小孩,他很帥,大大的眼睛、雙眼皮,天 真 又可愛;可是他卻也很頑皮,喜歡「騎快車」──上學時,故意快騎腳踏車,並從後面抓班上同學玉梅的頭髮!

每次玉梅被李凱欺負時,總是氣得跺腳,並大罵「幹x娘」的髒話。玉梅,很髒,常不洗臉、不洗頭,也長頭蝨,脖子上的污垢像是「一條黑蛇」,每次經過她身旁,都會聞到「很難聞的異味」;而她的功課經常沒寫完,臉上也從不帶笑容。

一般來說,很少有小女生會罵「粗魯低俗的髒話」,偏偏玉梅一被李凱譏笑、欺負,就會尖叫、大罵髒話,所以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對她好,甚至常在同學面前指責她。相反的,每當李凱「騎快車」或「欺負玉梅」時,我只是輕聲細語、笑笑地對他說:「李凱,你騎車要慢慢騎,不要欺負女生哦!」 真 的,我總是不忍心大聲地斥責可愛、俊美的李凱,也常對他網開一面。

一天,同學們都在操場上體育課,我懷孕、大著肚子,坐在教室裡批改作業;玉梅則因身體不舒服,也坐在教室裡。當我不經意抬頭時,與玉梅四目相接. 她突然說:「老師,等妳生了小寶寶,我媽說她要幫妳帶小孩!」

「你媽媽在做什麼?」我問。

「我媽媽在幫很多人家裡打掃房間,也在大樓洗樓梯,她說她可以幫妳帶小孩!」一臉髒兮兮、頭髮油膩膩的玉梅回答我。

「那妳爸爸呢?」

「我爸爸整天都在喝酒,因為我媽生了六個小孩都是女生,我爸爸每天都罵我媽『只會生些賠錢貨』!所以他每天都喝酒、罵人,也打我媽、打我們小孩子!」

玉梅又說,她是老大,一回到家、放下書包,就必須幫忙照顧妹妹們,也要洗米、煮飯、處理家事;她,總是忙得很累,也沒時間洗臉、洗頭、寫功課……

我一聽,一陣難過湧上心頭,也突然覺得──「每個老師眼中的『壞孩子』,他們背後,可能都有別人不知道的苦楚與心酸!」

後來,我放下批改作業的筆,帶著玉梅到洗手台,幫她洗頭、洗臉,也教她刷牙!不久,她的牙齒變白了,臉變乾淨了,用吹風機吹乾頭髮後,頭髮也不再油膩惡臭了。梳完頭髮,我又拿了鏡子給她看,她突然──笑了! 真的,在我印象中,這是她第一次笑!以前我只記得玉梅常「板著臉、罵髒話」,可是,現在她笑了,而且笑得是那麼燦爛、漂亮,尤其是她那「深深的酒渦」 她笑起來真的很美!

從那天開始,玉梅開始「喜歡自己」,每天也都洗完臉才來上學。兩三星期後,課外活動,我叫小朋友練習跳繩,玉梅興高采烈、自告奮勇地說:「我會、我會、我會!」於是她當著同學的面、拿起跳繩,大方地表演!天哪,她居然「前跳、後跳、交叉跳、花式跳……」都跳得那麼棒!一跳完,全班小朋友也都不吝嗇地給她如雷的掌聲!

我想,那是玉梅小學生涯中,第一次接受「如此豐盛的喝采」,因她的學業成績始終都是「最後一名」;然而,當她跳完繩,抬起頭,甩了一下頭髮,她的眼睛竟變得好亮、好美,好有自信!

就這樣,我發現了玉梅在體育方面的長處,也鼓勵她加入了「田徑校隊」。而在升學國中時,更是大爆冷門,全班只有玉梅一人進入「資優班」──考上高雄一國中的「體育資優班」。

十多年後,我與孩子們有機會於同學會中,再次相遇。那天,我搭車到高雄,亭亭玉立的玉梅到火車站來接我。

一見面,玉梅就說:「倪老師,今天同學會,來了十多位同學,大家都在高醫的加護病房!」

「為什麼?」我大吃了一驚。

「因為李凱出了車禍,他去跟人家飆車,撞成重傷,現在正躺在醫院裡,一睡不醒,我們大家都到醫院去看他。」玉梅心情沉重地告訴我。

到了高雄醫學院的加護病房,我穿上「消毒衣」進入,看到同學們都已經站在裡面。而李凱,他躺在病床上,戴著氧氣罩,頭與臉部已經嚴重扭 曲 、變形、浮腫……全身也佈滿插管;一旁的心電圖則顯示,他的生命跡象十分微弱。

醫生說,李凱已經快不行了!他被撞後到現在,都沒有醒來過;不過,我們可以多跟他講講話。這時,我摸摸李凱的腳,也摸摸他的手……他,竟是那麼冰冷!我和同學們不斷地叫他:「李凱、李凱、李凱……」可是,他始終動也不動地躺著。

我的眼淚不聽話地流了下來!李凱、李凱……小時候,我那最可愛、最漂亮的李凱到哪裡去了?……你知道嗎,老師一直記得你小時候俊帥的臉龐呀!可是,你現在……怎麼動都不動,不看老師一眼,也不回答老師一句話呀!

此時,玉梅站在我身旁,拉拉我的手,對我說:「老師,妳跟他說嘛,妳跟他說『妳以前常對他說的那句話嘛』!」

我怔了幾秒,知道了。我握住李凱的手,彎著身,靠近他的耳朵,清晰地對他說:「李凱──你騎車──要慢慢騎──要慢慢騎哦!」

話一講完,李凱的眼眶頓時溼紅了起來,心電圖的曲也起了變化。雖然,他仍舊戴著氧氣罩,一動也不動,但是,他的眼淚,竟從眼角流了下來……那天夜裡,李凱走了,動也不動地走了。

而他俊帥的臉龐、頑皮地騎著快車、以及扭曲浮腫的眼角滴下淚水的情景……卻是我心中「永遠的悲痛與回憶」!

【戴老師小講台】

法國文學家盧梭曾說:「你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真的,如果老師或父母,對孩子「太縱容、太放任、太溺愛」,就可能會害了孩子,甚至使他成為「不幸的人」。所以,「嚴格,也是一種慈悲。」

事實上,人都有情感式的「月暈作用」,也常會「以貌取人」,見到可愛、漂亮、聰明、能言善道的孩子,就特別喜歡他;就像本文中的 倪 老師,因太過於偏愛李凱,在他騎快車時,未曾嚴厲地管教他、約束他,以致最後李凱因飆車而喪失生命!

因此,「愛孩子」是對的,但是必須是「有智慧的愛」,不能是「縱容的愛」;若太過溺愛孩子,就如同在孩子的成長性格上「下了毒藥」,將會使孩子嚐到苦果!

所以,古人說:「愛是好的,姑息卻是絕對的惡!」

不過,在文中另一主角玉梅,卻是個令人欽佩的女孩. 她在一直「被欺負、被瞧不起、始終是最後一名」的低潮中,因著老師「不嫌棄的愛」,找到自己「生命的亮點」,因而考進了體育資優班,也為自己的生命找到「光明的出路」!

曾聽過一句話:「世界上最柔軟的是風,最暴烈的也是風;世界上最柔和的是水,最蠻橫的也是水!」的確,老師是風,也是水,他可以讓孩子「如沐春風」,一輩子感受其愛和恩澤;然而,若稍有不慎,過度放任與溺愛,亦可能使孩子誤入歧途、遺憾終身啊!

【啟示】

◎捨不得管教孩子、捨不得讓孩子挨罵吃苦,則他將來會更苦 !

◎愛,要「有方法、有智慧」,要讓孩子「吃必要的苦,耐必 要的勞」,也捨得讓他跌倒,則他才會勇敢爬起來,而且走 得更英挺、更有自信!

Read more...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有朋自远方来


free counters

谁来我家

美食厨房 (中)

美食厨房 (英)

我の旧窝

趴趴走

身 。 心 。 灵 。 部落格

  © Blogger templates Psi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